.png)
(2025年10月3日)台灣離岸風電產業協會今(3)日表示,再生能源是台灣未來產業發展和能源自主的關鍵,2030年台灣綠電需求預估將達400億度,離岸風電將成為重要的綠電來源。目前台灣已有445支離岸風機施工完成,總裝置容量突破 4GW ,將為企業和國家綠電需求奠定基礎。
淨零需求迫在眉睫,企業與國家對綠電需求的急速攀升
因應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,減碳成為世界各國與企業的當務之急,為減少生產過程的碳排,國際科技巨擎 Meta、Google、微軟與台積電等公司都已加入 RE100,目標在 2050 年前達成 100% 再生電力使用的目標。
TOWIA表示,對於台灣的「護國神山」—半導體產業及AI產業而言,綠電更是未來發展的核心命脈。許多半導體大廠已因應國際客戶要求加入 RE100,承諾最晚 2050 年達成 100%使用再生電力。隨著製程的推進,能耗將持續增加,產業對綠電的需求勢必再度躍升。整體而言,根據經濟部預估,2030 年台灣綠電需求將高達 400 億度。綠電將是台灣國際競爭力的剛需,綠電已非為選擇題,而是ㄧ道必選題。
再生能源是最安全的自產能源,提升國家能源自主、降低進口能源價格波動風險
TOWIA也強調,除了滿足產業減碳需求,離岸風電更是國家能源安全的要角。再生能源可以自主發電,降低對進口燃料的依賴。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(Ursula von der Leyen)近日在「紐約氣候行動週(Climate Week NYC)」指出,再生能源是最安全的自產能源(homegrown energy),能保障國家能源自主與社會韌性,並重申歐盟將於2030年前將再生能源容量提高3倍。能源自主對台灣同樣也是重要議題,推動再生能源發展、強化離岸風電建設,是確保台灣未來在面對國際能源價格震盪時,能保有更多自主與穩定性。
若從全球產業整體發展數據來看,彭博新能源財經(BloombergNEF)的報告顯示,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增的再生能源投資專案,較去年同期成長10%,其中對離岸風電的投資是成長的關鍵之一,顯示再生能源的持續發展是國際趨勢。
離岸風電規模大、穩定性高,爲企業優質綠電來源之一
TOWIA表示,台灣現在發展的各類再生能源之中,離岸風電具備突出的規模性與穩定性。2024 年,台灣離岸風電的年發電量已達 約 86 億度,隨著更多案場逐步完工併網,未來供電量將持續成長。截至 2025年9月,已有445支離岸風機完工,總裝置容量已突破 4 GW。若以 2030 年企業用電需求 400 億度計算,屆時離岸風電裝置容量預計成長至10.9 GW,換算成發電量可達300億度以上,顯示離岸風電可以成為滿足綠電需求的主力。
有鑒於此,國際科技大廠和台灣半導體大廠,皆積極簽署台灣風場的購電協議。2025 年,Google 與 CIP 簽署台灣渢妙離岸風場的企業購電協議,成為其在亞太地區採購離岸風電的首例。台積電從2020年即開始與沃旭能源(Ørsted)的大彰化西南第二階段及西北離岸風場以及海龍離岸風電計畫,簽訂為期20年的固定價格企業購售電契約(CPPA),確保長期綠電供應。
離岸風電是台灣國家發展的關鍵能源
台灣的產業發展和能源自主需要綠電支持。TOWIA認為,離岸風電憑藉大規模與穩定供電的優勢,勢必成為未來台灣國家發展的關鍵能源之一。離岸風電在台灣發展超過十年,顯然逐漸成為守護台灣國際競爭力與能源自主的核心力量。
更多資訊:
TOWIA離岸小學堂
TOWIA也強調,除了滿足產業減碳需求,離岸風電更是國家能源安全的要角。再生能源可以自主發電,降低對進口燃料的依賴。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(Ursula von der Leyen)近日在「紐約氣候行動週(Climate Week NYC)」指出,再生能源是最安全的自產能源(homegrown energy),能保障國家能源自主與社會韌性,並重申歐盟將於2030年前將再生能源容量提高3倍。能源自主對台灣同樣也是重要議題,推動再生能源發展、強化離岸風電建設,是確保台灣未來在面對國際能源價格震盪時,能保有更多自主與穩定性。
若從全球產業整體發展數據來看,彭博新能源財經(BloombergNEF)的報告顯示,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增的再生能源投資專案,較去年同期成長10%,其中對離岸風電的投資是成長的關鍵之一,顯示再生能源的持續發展是國際趨勢。
離岸風電規模大、穩定性高,爲企業優質綠電來源之一
TOWIA表示,台灣現在發展的各類再生能源之中,離岸風電具備突出的規模性與穩定性。2024 年,台灣離岸風電的年發電量已達 約 86 億度,隨著更多案場逐步完工併網,未來供電量將持續成長。截至 2025年9月,已有445支離岸風機完工,總裝置容量已突破 4 GW。若以 2030 年企業用電需求 400 億度計算,屆時離岸風電裝置容量預計成長至10.9 GW,換算成發電量可達300億度以上,顯示離岸風電可以成為滿足綠電需求的主力。
有鑒於此,國際科技大廠和台灣半導體大廠,皆積極簽署台灣風場的購電協議。2025 年,Google 與 CIP 簽署台灣渢妙離岸風場的企業購電協議,成為其在亞太地區採購離岸風電的首例。台積電從2020年即開始與沃旭能源(Ørsted)的大彰化西南第二階段及西北離岸風場以及海龍離岸風電計畫,簽訂為期20年的固定價格企業購售電契約(CPPA),確保長期綠電供應。
離岸風電是台灣國家發展的關鍵能源
台灣的產業發展和能源自主需要綠電支持。TOWIA認為,離岸風電憑藉大規模與穩定供電的優勢,勢必成為未來台灣國家發展的關鍵能源之一。離岸風電在台灣發展超過十年,顯然逐漸成為守護台灣國際競爭力與能源自主的核心力量。
更多資訊:
TOWIA離岸小學堂